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在十八大五中全會上發布《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五規劃的建議》,首次提出“健康中國”建設。隨后,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了從八個方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健康中國”由此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而在健康中國戰略引導下,我國醫療衛生信息化在遠程醫療、區域一體化、醫療大數據、醫保醫療一體化等熱點領域的驅動下繼續保持良好的增長勢頭。
“健康中國”成為國家戰略,醫療信息化市場空間巨大
在健康中國戰略的引導下,2015年3月,衛計委出臺《十三五全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綱要(2015-2020年)》,提出,我國“醫療服務需求進一步釋放”,并試圖通過互聯網、信息化等手段來解決這一問題。規劃綱要涉及智慧醫療的領域包括健康中國云服務計劃、人口健康信息平臺、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移動醫療、遠程醫療等。2016年10月,國務院審議通過并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綱要指出了今后15年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行動綱領。其中著重指出要“推動健康科技創新,建設健康信息化服務體系”,從而將醫療信息化工作提高到較高的地位。在健康中國與“十三五”衛生規劃綱要等國家政策的推動下,醫療及其信息化產業將迎來一個全新的發展時期。
衛計委明確信息技術與醫療服務融合方向
國家對醫療衛生領域信息化的應用提出了”技術與服務融合”的要求,“十三五”時期提出信息技術和醫療服務深度融合的重點方向、重點領域、重大項目工程和主要任務目標,進一步推動以需求為導向的相關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進入‘十三五’后我國的慢病和老齡化負擔會越來越重,對醫療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唯有依托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新技術變革才是醫療衛生體制改革、醫療衛生資源配置、醫療衛生體系建設良好的發展前景。”
從2013年開始,我國確立了人口健康信息化的總體框架,從2015年開始重點要突出應用,特別是關系居民就醫感受、線上和線下結合來積極推動試點或示范,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建設模式,發展新的途徑,創造新的業態,創造新的模式。可以預見,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將實行企業、醫療機構、醫生參與,政府監管,以信息化應用為關鍵連接點,構建成社會相關方多方參與的局面。
醫療信息化正邁向區域醫療衛生信息化的新階段
近年來,我國醫療信息化整體進入高速發展期,逐漸從以醫院信息系統和臨床信息管理系統為代表的醫院信息化階段向區域醫療衛生信息化階段過渡。未來幾年,基于電子健康檔案的區域衛生信息化有望成為醫療信息化細分行業中發展速度最快的領域。
2015年以來,國家大力推動區域醫療衛生信息化,出臺了一系列關于分級診療和加強區域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的相關政策,從頂層設計到詳細政策出臺落地,穩步推進我國的區域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進程。可以預見,未來幾年,區域醫療信息平臺將呈加速發展態勢。隨著國家和各地區對區域、公共衛生信息系統的建設不斷推進,原有的醫院管理系統、臨床信息系統將無法滿足新一輪的醫療信息化建設的需求。
醫保統籌,醫保控費信息化成為重要關注點
當前,在“醫保城鄉一體化”整合和以醫保控費系統建設為核心的醫保支付改革的驅動下,我國醫保信息化建設邁向一個更高的層次。
國家加速推進城鄉醫保一體化統籌。2016年1月,國務院發布《關于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意見》,要求各地加速整合城鄉居民醫保的一體化。未來我國將實現醫保的全國聯網,以及全面異地就醫結算。由于目前我國很多縣區醫保經辦機構信息化水平較低、信息系統不夠完善,并且居民醫保與新農合網絡系統存在兼容性問題。
醫保控費成為新興領域。當前,我國醫保支付占比不斷提高,醫保制度中又存在“重復參保、重復補貼、重復建設”等幾大難題。通過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加速推進醫保控費建設,試圖將醫療信息管理過程接入醫保體系,以信息技術手段來解決醫保的稽查、監管等問題。通過建立醫保控費信息化系統為切入點,可以對醫院各方面費用、醫生診療行為、醫生處方行為等進行有效的數據分析和監控,為各項醫療體制改革提供數據基礎。醫保控費的建設,進一步加速了醫保信息系統與醫療信息系統的融合。
云計算技術將構建智慧醫療未來發展基礎
《十三五全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綱要》提出,要“開展健康中國云服務計劃”,積極應用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等新技術,服務于我國的健康和醫療事業。各地及各醫療機構也不斷關注云HIS、云醫院的發展前景,推進相關建設。
由于醫療行業的復雜性,醫療信息系統的方向較多。現階段,我國大部分中型以上醫院都擁有了醫院信息系統(HIS)、檢驗信息系統(LIS)、電子病歷系統(EMR)、無紙化辦公系統、遠程醫學教學系統、區域遠程醫療平臺等各類信息系統。基礎架構和平臺眾多,而且各區域發展水平差異化明顯。無論是維護,還是開發一個新系統且實現與其他系統銜接,都不太容易。而云計算模式屬于一種先進的平臺建構技術,能夠打破時間、空間及地域的限制,并完成醫療第三方支付,實現區域內醫療信息和資源的共享。云計算可以說為醫療衛生的信息化提供了方向,HIS云化已逐漸成為許多醫院的選擇。
此外,云計算在構筑現代藥品流通體系,推動醫藥快速流通,提升醫藥信息化建設水平方面也有著顯著的優勢。云計算在優化資源配置、降低運算成本等方面有突出優勢,利用云醫藥解決方案,可以補齊藥品流通行業在提供公共產品與服務領域的短板,豐富醫藥云生態,提高行業服務效率。
醫療大數據成醫療信息化建設重點
醫療健康的核心在于數據,健康醫療大數據是國家重要的基礎性戰略資源。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將帶來健康醫療模式的深刻變化,有利于激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動力和活力,提升健康醫療服務效率和質量,擴大資源供給,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需求,有利于培育新的業態和經濟增長點。
目前,隨著《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關于促進和規范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的指導意見》、《“十三五”衛生與健康規劃》等政策的引導、互聯網技術和大數據應用的提升,大數據在醫療行業的應用已逐步受到市場的關注,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發展互聯網及移動醫療服務,大數據的應用也被逐漸提上日程。未來,隨著在線問診平臺、互聯網醫院、區域醫療信息化平臺等大平臺逐步搭建完成,企業將積累百萬級甚至千萬級的醫療基礎數據。通過數據挖掘與數據分析進而構建獨特的商業模式將對醫療信息化的發展有極大的促進作用,信息化建設商迎來發展機遇。
互聯網+中醫藥市場潛力巨大
在互聯網醫療領域,互聯網中醫藥仍處于起步階段,互聯網中醫的創業雖然比較活躍,但大多數創業公司仍處于初創階段。即使在新興的互聯網醫療領域,相比幾大已經晉級億元級的行業巨頭,互聯網中醫創業公司也是比較弱小的。隨著發展中醫藥成為國家戰略,以及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在社會上推動了一波中醫熱潮,社會對中醫藥的關注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互聯網中醫的未來前景廣闊,潛力巨大,將成為互聯網醫療領域新的發展方向。
醫療衛生行業將是“十三五”國家信息化發展的重點
醫院的信息化建設越來越受到行業內外人士的廣泛關注,信息技術日益滲透到醫療行業中并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醫院的信息化建設也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而在新醫改方案中,信息化成了"四梁八柱"中不可或缺的八柱之一,更為醫院的信息化建設提供了一種契機。新醫改方案中提出了要通過信息化手段,建立醫院間的資源共享,從而實現醫療服務資源的最優化整合和最大協同效應。由此不難發現,信息技術的應用將成為醫改的重要任務之一。“十三五“時期,醫療衛生行業將是國家信息化發展的重點,其已納入國家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建設重點規劃。
在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醫療行業的信息化投資規模逐年增長。醫療衛生事業關乎國計民生,而醫療信息化則是醫療衛生事業能否在信息時代更好地服務于患者、服務于社會的重要支撐,正受到政府部門及越來越多相關企業及組織的關注。“互聯網+醫療”、分級診療、新醫改方案、遠程醫療試點方案、健康醫療大數據、健康中國2030,“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十三五”醫改規劃、“十三五”衛生與健康規劃等一系列政策的不斷出臺,將推動我國醫療信息化建設進一步提速。未來我國的數字化醫院的建設、遠程醫療的應用、區域衛生信息化平臺、人口健康信息平臺的建設將會逐步成熟,也將會成為未來醫院信息化的重點投資方向。可以說“十三五”時期,醫療衛生行業將是國家信息化發展的重點,其已納入國家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建設重點規劃。
計世資訊(CCW Research)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醫療衛生領域信息化市場規模達到391.3億元,同比2015年增速達到19.4%,而未來5年將繼續保持穩步增長的態勢,2021年將達到863.8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7.2%。
轉載自: HC3i中國數字醫療網